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薛半圣的人生路(科举) > 第15章 院试(二):题眼

第15章 院试(二):题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考试很快来到了第三场。薛时星太倒霉了。五经题的情形和第二场时一样。他的运气似乎在府试时都花光了。

但是已经有了上次的经验,薛时星这次就从容多了。他又看了一下其他的题目,想看看怎么来分配时间。等看完策论题之后,薛时星不禁停下来,多想了一下。

策论题目是,《周礼》云:“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以罗青之案分析官员判案时的“情法之辩”。

“罗青案”是几个月以前安阳府里的一桩惨案。

安阳府辖下金水县罗家庄的村民王大望,几个月前拦了知府杜明渊的车架,状告金水县县令周贤判案不公,累害人命。此案案情并不复杂。却叫最清正廉洁的“民间判官”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审理了,民间一时议论纷纷。

原来金水县下有个罗家庄,和薛家村一样,是个世代庄户人聚居的小村庄。村里有个叫罗青的后生。家境贫寒,身子羸弱。几个月前,他的娘子生产在即。看着怀着孕却又枯瘦如柴的妻子,罗青满心愧疚。无奈之下,罗青趁着天黑,偷了邻居王大望家的一只鸡和几斤粮食,给妻子补身体。

王大望家里里外外都是妻子郑氏在操持。郑氏勤劳本分,里里外外都打理地井井有条。可惜她有个不省事的婆母。平日里趾高气昂,稍有不顺,则打骂郑氏。家里少了鸡和粮食后,婆母怀疑是郑氏偷吃了,对郑氏打骂更甚。那王大望是个甩手掌柜,只要有吃有穿有钱花,便什么都不管,随母亲怎么和媳妇闹。

最后郑氏受不了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跑到县衙里报了案。此案案情简单,有经验的衙役很快就把真凶罗青抓到了。周县令按律打了罗青十板子,又判罗家赔偿王家盗窃的财物。

事情到这里本该结束了。

哪知道那罗青身体羸弱,在县衙挨了十板子,回家就发起了高烧。第二天夜里就咽气了。罗青娘子见丈夫为了自己,不仅弄得身败名裂,还丢了性命。当天夜里就跟着一根腰带,悬梁自尽了。罗氏夫妇刚出生的小娃娃,本就瘦弱,没有爹娘照顾,很快也咽气了。等众人发现之时,一家三口的尸身都开始发臭了。

这下罗家庄的舆论又开始转向。纷纷指责王家和郑氏过于刻薄。为了一只鸡和几斤粮食,逼死了别人一家三口。

王家婆母被村里人骂的抬不起头,回家只能把气撒到郑氏身上。如果不是她跑去报官,何至于此?郑氏忍受不住村里人和婆母的辱骂,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于是也投水自尽了。

一只鸡和几斤粮食,最后牵扯出了四条人命。

那王大望是个糊涂人,心里却清楚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像郑氏那么伺候自己了。他不敢跟母亲发脾气,罗家的人又都死绝了。于是把怒气发泄到了当时判罚的周县令身上。如果不是周县令命人打了罗青,罗青也不至于亡故,自己的娘子也不至于投水。于是抱着郑氏的骨灰坛子,拦了知府杜明渊的车架,状告周贤判罚不公,累害四条人命。

此事在安阳府引起轩然大波。身死的四个人,似乎都没有大错。罗青虽然有偷盗行为,但是是为了照顾瘦弱的妻儿,而且所盗财物数量并不多。绝非大奸大恶之徒,罪不至死。郑氏无辜被冤,报案求清白,此乃常人之举。罗青的娘子和小娃娃,那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任何过错。

于是焦点又回到了当初判案的周县令身上。

一些人认为周县令的判罚是公正的。罗青盗窃,事实确凿。周县令的处罚也并不重。与罗青本身的盗窃行为是契合的。罗青被打死,绝对不是周县令的本意。如果周县令因为此事被责罚,那以后谁还敢按律判罚?谁还相信律法?

另一派人则认为,周县令的判罚过重。罗青盗窃是真,但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而且罗青身体羸弱,就不应该打那十板子。罗青不死,后面就不会牵连出三条人命了。

刚开始两边吵得不可开交。一边认为另外一边:“你弱你有理,破坏律法”。另一边则立刻反击:“毫无人性。祝你跟罗青一样处境的时候,遇到周县令。”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情罗青的还是慢慢占了多数,要求处罚周县令的呼声越来越大。

薛时星不禁想,杜知府在这个时候出这样的题,显然有不同的想法。否则他就直接处罚周县令,平息舆论了。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有可能是对周县令的偏爱,也有可能是杜知府觉得周县令本来就没什么错。

不过不管怎么样,事情都很棘手,杜知府需要一种方法,既能帮周县令把事情解释清楚,又能平息舆论。

所以院试中才会出现这样一道题。既收集问题的解决方法;又考验考生的敏锐度,筛选人才;最后,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一箭三雕。院试后,众人翻看录取者的文章,很快就会明白杜知府的态度。

薛时星突然意识到,这道策论,才是整个院试的“题眼”。

薛时星结合案情,仔细思考了一下。杜知府需要有人帮他把事情理清,这个不难。

周县令有错吗?有错。但是他的错不在判案,而在于“无能”,没有让治下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倘若人人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世间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惨案。但是此时不能把错全都归结在周县令身上。周县令是去年才到金水县的,上任还不到一年。县里的积贫积困不能全算在他头上。

而且,周县令的“仁善”一定要体现出来。大昭律法,偷盗一贯以下,扙八十,处罚银。周县令体谅民情,对罗青从轻处罚,只判处仗十下,没有罚银。罗青的意外身故,明显不是周县令的本意。然后,金水县近一年所有的政绩,不管是不是周县令主持的,都要算在周县令的头上。最后,还要替周县令给金水县县民画个大饼,承诺未来几年解决民生问题。当然,郑氏的死,也要把问题说清楚。

这样一篇文章一旦公开,既是帮周县令说话,也是在给周县令下军令状。未来几年,他必须要解决金水县的民生问题。

理清了思路。薛时星开始安排答题的时间和顺序。

或许是思路清晰,这次答题非常顺利,连赋文都比平时写的有灵感。

等薛时星交卷离开试院时,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近一年的努力,他总算给了自己一个交代。不管院试的结果如何,他都已经拼尽全力了,无怨无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