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日光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房间时,阮乐已经醒了。
周六的清晨,整个文幸镇还沉浸在懒散的宁静中。楼下偶尔传来几声自行车铃响,远处小贩的叫卖声若有若无地飘进窗户。奶奶一向不会在周末叫她起床,总想让她多睡一会儿,但生物钟让阮乐不到七点就睁开了眼。
她翻身下床,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拉开窗帘。阳光一下子涌进来,刺得她微微眯起眼。窗外,小区的空地上,几个老太太已经搬着小板凳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闲聊。
阮乐洗漱完毕,换上一件宽松的白色T恤和深蓝色短裤,随手将黑发扎成一个高马尾。她拿起手机,确认了一下快递信息——昨晚,网购的东西已经到了,分散在镇上的几个快递站。
她轻手轻脚地出门,路过厨房时瞥了一眼,灶台上还盖着昨晚的剩菜,奶奶显然还没开始做早饭。
楼下,几个老太太正围坐在一起,摇着扇子唠家常。奶奶也在其中,见到阮乐下楼,明显愣了一下,“乐乐?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奶奶,出去买点东西。”阮乐简短地回答,向她挥了挥手后脚步没停。
身后传来几个老太太的议论声——
“哎哟,老阮家这孙女,长得真水灵,个子也高。”
“可不是嘛,这眼睛圆的像葡萄一样,长得真好看。”
“读书还认真,我孙子说她天天在教室做题呢……”
阮乐没回头,径直走向小区大门。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街边的早餐摊已经支起来了,油条在滚烫的油锅里翻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文幸镇不大,但快递站却分散在三个不同的地方。阮乐先去了离小区最近的一个,取了两箱书和文具,又绕到菜市场旁边的代收点拿了几个小包裹。最后,她站在镇西的快递站前,看着柜台上那个最大的纸箱,轻轻叹了口气。
她踮起脚,试图把箱子抱下来,但摞在怀里的快递已经堆得比她的视线还高,最上面的一个小盒子摇摇欲坠。就在盒子即将滑落的瞬间,一只瘦削的手突然从旁边伸过来,稳稳地扶住了它。
阮乐侧头,从快递盒的缝隙间看到一张熟悉的脸,“许琦?”
他今天没穿校服,换了一件浅灰色的短袖衬衫,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因为匆忙的动作微微下滑。见阮乐看他,许琦有些腼腆地笑了笑,“需要帮忙吗?”
阮乐也没客气,把最上面的两个快递盒分给他,“谢谢。”
两人并肩走在回小区的路上。清晨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卖菜的吆喝声、自行车的铃声、早点铺子的蒸笼掀开时的“噗嗤”声,交织成小镇特有的烟火气。
“你买了什么?这么重。”许琦调整了一下抱箱子的姿势,好奇地问。
“习题册,还有一些文具。”阮乐回答得很自然。
许琦“哦”了一声,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他又开口,“你……很喜欢做题?”
“还行。”阮乐淡淡地回应,“闲着也是闲着。”
许琦点点头,没再追问。
到了阮乐家楼下,她把快递堆在单元门口的台阶上,对许琦说,“就放这儿吧,我自己拿上去。”
许琦刚要说“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搬上去”,就见阮乐已经蹲下身,利落地拆开其中一个纸箱,从里面抽出两本崭新的习题册,递到他面前。
“谢礼。”她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吃什么。
许琦愣住了,下意识接过书,低头一看——《初中数学竞赛精讲》《英语思维拓展训练》。
他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只憋出一句,“……谢谢。”
“周一见。”阮乐已经抱起剩下的快递,转身进了单元楼。
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奶奶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买的啥啊?这么一大早就出去。”
“习题册。”阮乐高声回答,抱着快递径直回到自己房间。
她把箱子一一拆开,将几本厚厚的习题册和整盒的圆珠笔、笔记本整齐地码在书桌上。接着,她拆开另外几个小包裹——十几张素色的塑料书皮、一板硅胶格子模具、一包纯色头绳和几个光面的发卡,还有一管强力胶。
阮乐拿起那些印着公主图案的旧书皮,皱了皱眉,毫不犹豫地全部撕下来,换上素净的新书皮。然后,她拿起格子模具,走到客厅接了半盘水,又回到房间,小心翼翼地把模具放在书桌中央。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麻雀的叽喳声。阮乐深吸一口气,伸出食指,轻轻点在模具边缘。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从接触她指尖的那一格开始,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不是普通的结冰,而是逐渐变成一种剔透的冰蓝色,晶莹得像是艺术品。冰层从底部向上蔓延,最终形成一块完美的立方体,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阮乐轻轻抠出那块冰,放在掌心。冰凉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奇怪的是,它没有融化的迹象,就像被某种力量固定在了这一形态。
她嘴角微微上扬,眉眼流露出愉悦。
果然,它也跟着来了。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阮乐像做手工一样,将冰块串在头绳上,用胶水固定在发卡上。冰蓝色的装饰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昂贵的宝石。
她拿起一个发卡别在头发上,冰凉的触感贴在额角,舒服极了。窗外,阳光越来越烈,但那些冰饰依旧晶莹剔透,在光下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光芒。
阮乐轻轻呼出一口气,将剩下的材料收进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