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
这封信或许就是在作告别,以及提示原主那天你要做好不在场证明。
而原主也选择去剧院,为自己留下了不在场证明。
菲布林深吸一口气,不禁感叹:
爱情,无需多言。
太感人了。
当然这个推理中,唯一对不上的,如果这位坡脚车夫真的是原主的爱人,那为何系统会提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菲布林呢?而且车夫已经死了,又怎么去杀害菲布林?
菲布林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要解释的话,就是因爱生恨吧。至于为何系统提示的时间是三天后,他猜测可能是车夫使用了某种毒药,意图让菲布林也殉情,而毒药的发作时间正好是三天后。
虽然这个想法有些牵强,但菲布林还是决定试一试。
反正有三次机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菲布林在心里呼唤了一句:系统大人,我知道另一个凶手是谁了。
但是,如果我不知道他准确的名字,说出他的身份或者信息可以吗?菲布林问道。
系统回应:
【可以。只要你的答案是指向性明确的,就可以。当然,为了避免同名混淆,信息需要具有唯一指向性。】
菲布林缓缓说出答案:另一位凶手,我觉得就是,案发当天陪凯恩路伯爵去面粉厂的那位坡脚车夫。
菲布林一口气没换地迅速说出,他希望这次能够十分顺利结束任务。
幸运的是,系统并没有让他焦急等待太久,直截了当地回应道:
【宿主,你还有两次机会。】
好的,谢谢。
菲布林闻言,立刻起身。
心里痛骂道,这封信真不是故意浪费他的时间吗?
果然爱情让人盲目。
他从情杀的角度去推理,或许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而且,菲布林本人也非常不喜欢情杀这种方式,不管是什么感情,都不应该被包装成为伤人的利器。
挂钟显示此刻已是凌晨两点五十分,距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在家人发现之前,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工厂验证自己的第二个猜想并返回房间。
他望向那扇打开的窗户,虽然自己被变相软禁在房间里,但这并非一个完全封闭的密室。
菲布林回想起庄园外部墙壁的浮雕装饰,那些凹凸不平的浮雕或许能为他提供攀爬的落脚点。
但二楼还是有一定高度的,加上菲布林患有轻微恐高症,
于是他决定将床单和窗帘绑在一起,制作成一根足够长的绳子,让自己有点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
这时,菲布林想去窗边再次确认一下高度,朝窗边望去,
然而,却发现:
嗯?窗台上怎么多了一把斧头?
红色的、老旧的斧柄,带着钝口的斧头刃。
菲布林努力回想:这把斧头,之前就在那里吗?
突然意识到什么,心中一惊:
???
窗台外又突然伸出一只手,拿起了斧头。
?!!!
菲布林的心脏猛地一紧,他不自觉地朝房门的方向退去,手慌乱地去探找门把手的位置。
然而,一下,两下,顺时针,逆时针,怎么也拧不开。
菲布林轻笑一声: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