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我真有一个全球旅行系统 > 第11章 隐藏在市井的美味

第11章 隐藏在市井的美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饶是郁禾再怎么精力十足,她现在也累得走不动路了,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的十点,她就没有回酒店休息过。

此时的她正躺在酒店柔软的大床上纠结着,要不要把白天抢到的兵马俑和碑林博物馆的票退掉,可这两张票是她好不容易掐点才抢到的……

兵马俑博物馆的门票在后天,碑林博物馆的门票在大后天。而小旅给她订的酒店只有五天四晚。

想到这,她久违地打开计算器计算着再多留两天需要的住宿费……半个小时过去,她决定在西安多住两天!

放下手机,十五个小时超长待机的郁禾终于决定洗漱睡觉。如今肩上没了压力,这一夜,她睡得格外香。

-

到西安的第四天,她终于如愿以偿多睡了两个小时懒觉,直到八点才悠悠醒来,昨天心里想的今天再次赶早已经被她忘在九霄云外。

但没忘记的是每天早上的美味早餐。西安人的早上实在幸福,就算起得晚,那好吃依旧在原地等待。

骑车去早点铺的途中她刷着手机,发现美食品鉴的任务她已经完成,但任务后面的心得体会是什么鬼?

“每一道食物你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点评吃后感,否则任务奖励将被滞留……玩儿呢?我会点评个毛线啊,我又不是美食家,说好把我打造成旅行家呢,你方向歪了吧?”

无语,她就知道事情绝对没那么简单。

“是关于哪方面的细致点评呢?”

她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件事,不过好在她吃了这么多美食,也就只需要从里头挑五种美食来进行点评。

说实话,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羊肉泡馍和葫芦头梆梆肉,而接下来郁禾要吃的这道美食,更让她印象深刻。

biangbiang面,新华字典里不存在的字,是笔画最多的汉字,怎么写她也不会,好在有拼音,二声。

小旅app里提到,咸阳才是biangbiang面的发源地,但她现在去不了咸阳嘛,只能在西安吃一吃了。

她骑车寻找一家小店,小店隐匿在一条老街内,非常不好找,期间还需要走进一条小巷子,这要不是白天,郁禾都直接转身走人了。

还好是白天。在走过小巷子后,她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一家家小店客满,甚至每一家都在店外头摆起了桌椅。各式各样的人坐在椅子上,手里要么捧着一万热乎乎的汤饺,要么拿着一个肉多到都要掉出来的夹馍。

这才是隐藏在市井的美食街啊,郁禾想。

走了几分钟,她还是找不到位置。这时,她身旁一位穿着花布棉袄、背上一把二胡的大爷侧身从她身边掠过,步履生风,径直朝他面前的一拥挤小巷走去。

小巷尽头还有路呢?郁禾想。

鬼使神差,她竟也跟着大爷刚刚的路线走,果然别有洞天。只见一家热闹的小店,门上招牌斑驳不起眼,但隐约能看得清,是她要找的店!

郁禾好奇进门,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她并不嫌弃,反而欣喜,里头全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说明什么?

这家店好吃啊!

跟着老一辈找好吃的准备没错!

只不过由于店里只有她一位年轻人,所以还是蛮尴尬。

老板没让郁禾尴尬太久,她一口浓郁的陕西话,“吃嘛咧姑娘?”说完这才反应过来郁禾估计听不懂,又重新用普通话问:“吃什么咧?”

老板对于郁禾的到来很是惊讶,实在是她们这不起眼的小店很少有外地游客能找到,而且还是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郁禾张望着店里的其他人,最后视线锁定刚刚从她身边呼啸而过的大爷,说:“和那位背着二胡的花衣服爷爷一样就可以。”

“和张爷爷一样咧?好咧嘛,坐等一下哦。”

老板说的张爷爷,也是平时店里的常客,最喜欢早上十点左右来到店里吃三合一和素拼。

郁禾算是跟点对了,而这家小店里,也就只剩下比她早进店五分钟的张爷爷对面那儿还空着一张位置。

郁禾坐下后,便习惯性地观察后厨。只见刚刚还在招呼她的老板此时已经全副武装,口罩围裙带齐。取一撮一掌长的面团按压至薄薄一片,再反复拉扯拍打,在铁案上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很快一碗融合了西红柿、炸酱、肉臊子、油泼辣子,宽得像裤带的面片的biangbiang面完成。

筋道耐嚼,沾满酱汁,据说这是最能代表陕西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

其实这一碗面它真的很不像面,形状反而有点像四川的水煮肉片、刀削面加长版。油泼辣子覆盖在最上方,筷子往底下一搅,许多绿色的青菜出现,就像开盲盒。搅拌好之后郁禾发现眼前这一碗已经不能叫做面条,应该叫面片,但据她所知正宗的面就是这样的形状。

在等待的过程中,无意间得知这家面馆的老板是咸阳人,她这才理解了为什么这家店明明看着平平无奇却能客满,因为正宗吧。小旅推荐的不错嘛,她想。

一碗面的价格也不贵,六块五,有五片长面,一片长面大概三四十厘米,老板说不够吃还可以加面,免费。

在搅面的过程中筷子沾上了很多酱汁,郁禾忍不住先嗦一口,咸得麻溜,但面的味道刚好。

“味道咋子样?”张爷爷好奇地问郁禾。这家店他天天来,谁都认识,郁禾还是他久违见到的新面孔。

“好吃,筋道,就是有点辣。”郁禾发现这家面的油泼辣子,不止有香味,还有辣味,比之前吃过的油泼辣子还要辣一些。

张爷爷笑呵呵地,“辣一些才正宗,这就是咸阳的特色。”

爷爷比她还能吃辣,因为他的面已经看不到一点白色,满满一碗红。

“对,刚刚就听那边有阿姨提到老板是咸阳人,在这边开店十多年了。”

“嘿,这碗面也不简单咧,它融合了我们陕西的八大怪其中的四大怪!”张爷爷满脸自豪。

郁禾好奇地抬头,嘴里还咀嚼着面条,嘴角沾了些红油都顾不上擦,“怎么说呢爷。”

“首先就是这个碗咧,盆碗分不清,你是南方人吧?南方朋友家里的盆可能都没有我们吃面的碗大哈哈哈。”

郁禾点头,“确实,这几天我吃的很多美食都是这么大粗瓷碗。”说完等着大爷说第二怪。

“第二大怪就是面条像裤带,你看。“大爷夹起面前的一片面条,“这一个面片非常宽,而且呀,你这么夹起来吃其实不方便还吃得慢,所以你得刨着吃。”

说完又亲自示范了一下,最后点了点下巴示意郁禾一起。

她有些懵懂地点头,她是个好学生,一教就会。别说,这样一大口还真挺满足。

“第三大怪就是油泼辣子一道菜,欻,哗啦,油泼的那一瞬间,就是第三大怪。”

“这个我听过,原来这包含在八大怪里面哦。”她发现自己还是不够了解陕西,不够了解西安。

“还有一大怪,不和吃的有关,也不和形状有关。”大爷有些卖关子了。

“那和什么有关?”

郁禾问完,只见大爷站了起来移开自己的椅子,就这么站在椅子上蹲了……下来。

“第四大怪就是有凳不坐蹲起来,我们老陕以前吃面就是不坐凳子,拿来蹲。”

“了解了,爷爷您真是生动形象,还给我演示了一遍,您快坐下吧,这椅子看着不稳,当心些。”

“没事,我身子骨还硬朗!”大爷坐下之后还自己拿湿纸巾擦了擦凳子:“虽然不拘小节,但我也是个有素质的公民,凳子都会擦干净的!”

郁禾点赞,大爷人有意思,素质也高,这顿面吃得还真是没那么无聊了。

“那爷爷知道这biang字怎么写嘛?这店有年头,招牌字也看不清了。”

“嘿,这你问对人了,这字简称咸阳一日游!”

“您接着往下说。”

只见张爷爷筷子倒转,沾上手边的茶水,“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竖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走咸阳~”

张爷爷一边说一边写,还真把这个字典里没有的汉字给完整写了出来。

“我懂了,谢谢张爷爷。”郁禾说完也跟着写了一遍,她记性好,只一遍就能记住口诀。

“爷爷,我还有个问题。”

“问,爷爷知无不言~”

“我来这边玩,您还有哪些推荐西安的特色美食吗?”郁禾见这位张爷爷么热心,不如再多聊两句。

大爷叔明显也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西安的美食,那可太多了,你光玩几天是吃不完的,不过要说最好吃的,我给你推荐一个被誉为‘长安第一味’的陕西葫芦鸡!”大爷轻敲桌板,继续自信地说:“还有腊汁肉!”

郁禾点点头:“谢谢爷爷,我明天就去吃!”

“哈哈哈,包kei气,爷爷我呀吃好了,去公园拉二胡哄奶奶去咯,拜拜小丫头。”

说完,如同初见一般,脚下生风,没多久就不见了身影。

“二胡我也有啊,离开前我也随便找个公园拉两曲儿,虽然我现在还不会。”郁禾说完自己都笑了,“先浅学一曲二泉映月。”

张爷爷走后,郁禾慢悠悠地吃完一碗面,她今天没有固定行程,车子骑到哪儿算哪儿。

只是没想到,红灯间隙,小旅那声动听的“叮~”又响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