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翰林图画院二三事 > 第12章 第十二章:升官发财

第12章 第十二章:升官发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节也都一一映入眼帘。

画家韩琦曾说:观画之术,唯通真而己。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土也,非真即下。

大宋文明之吉光片羽就在这方寸之间了。

从卷首驮炭的驴队到卷中那举世无双的虹桥,再到城门内外的繁华,知命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没有了后世诸多收藏者们乱七八糟的落款、印章,整幅图显得格外整洁有序。

最重要的是,后世看到的版本是到城门里面一点点就戛然而止的画面,竟然是不完整的。亲眼看到了《清明上河图》城门里那继续的繁花似锦的城市生活。知命的心情五味杂陈:“所以后来发生了什么?有人故意把这么精彩一段剪裁了下来是出于什么目的?那城市里的这一段后来又去了哪里呢?后世的史料里这一段是完全空白的,无人知晓,仿佛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一段画面。”

“赵祗侯,可是有什么不妥?”执事小心翼翼的问。

“并未,并未,学生只是感叹张夫子妙笔。另外,执事可知晓为何张夫子画了不少乞丐,这么不怎么体面景象画出来,官家也不生气?”

执事笑笑:“赵祗侯有所不知,官家曾亲自颁了‘惠养乞丐法’,用意就是政府给贫民、流浪乞丐发放米钱,‘居养法’则是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栖身的贫民、流浪乞丐。通常从冬月初开始赈济或收养,至次年二月底遣散,或三月底结束赈济。张夫子画的是清明时节的东京,这时天气已转暖,衙门应该结束了对流浪乞丐的收容救济。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三四个月,寒冬季节,大雪漫漫,按照我朝律法,朝廷设立的福利救济机构有义务收养、赈济流浪乞丐,以免他们饥寒交迫,横死街头。”知命回过头来慢想,人口流动急剧,而且宋政府对人口流动几乎不设限制,城市里出现大量流浪乞丐,也是不必意外的事情。

再往前看,一处望火楼是前世去博物馆看《清明上河图》里面没有的,只见这望火楼由砖石结构的台基,四根巨小柱与顶端的望亭三部分组成,是塔状的建筑物。

“执事,学生还有一处不明白。您来看这里,这望大楼已摆上供休闲用的桌凳,楼下无一人守望,传报火警的快马不知何处?这也是东京城如常所见之景吗?”

“防火队俸禄本就不多,去岁起官家减了他们补贴,所以有些防火队队员为了谋生计就在空闲里私下做做其他营生也是有的。祗侯别再问了。”

知命咋舌:东京城表面平和繁华,暗地松散懈怠,偌大的一座城市消防设施就这样荒废瓦解,再联想到之前的汴河堤岸,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果真亡于安逸。要哪天真来了一场弥天大火可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