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风起时的温柔 > 第54章 隔离之外 心未曾远

第54章 隔离之外 心未曾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北京那寒风刺骨、街道空荡的2020年2月,疫情的阴霾早已悄然笼罩了这座城。北风呼啸,街头商铺紧闭,医院里急促的脚步声、焦虑的交谈声交织成一曲时代的挽歌。而在这压抑而特殊的时光里,陆霁和林亦尧两位大学生却在窄小的生活角落里,自编自导着一出“抗疫青春剧”。

每周一次的物资采购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清晨,陆霁戴着口罩,推开家门,迎着刺骨的寒风,步履坚定地走向附近的超市。和他一同步出家门的,还有林亦尧,两人肩并肩,好似默契天成的搭档。在人潮稀少、严守防疫规定的商场中,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心中的紧张与不安,却又总在偶遇时报以淡淡一笑。

超市冷光灯下,他们一边挑选必需的米、菜、肉和水果,一边交换着奇趣的低语。“霁霁,你说这次采购,比咱们以前选修课抢课还紧张啊!”林亦尧笑着打趣,手中拎着大米袋子晃动着。

陆霁则扶了扶鼻梁上的口罩,打趣回应道:“可别把口罩当招牌,怕哪天被人认成时装秀模特。”两人相视大笑,却也知晓这场看似平静的采购,其实充满了沉重的使命感——每一件物资,都承载着对邻里温情与防疫决心的传递。

回到温暖的小屋,寒冷外面悄悄地呼啸,而屋里却如同一个温馨的小小避风港。两人坐在褪色的沙发上,看着窗外飘零的雪花,气氛不由自主地变得沉静。林亦尧突然低声问道:“霁霁,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下去,咱们大一下还能按时开学吗?”

陆霁的手微微停在扶手上,眉眼间透出一丝忧虑:“估计……够呛。”他的语调虽平静,却仿佛带着无奈与对未来的不确定。

空气中,一种无力感在缓缓蔓延。林亦尧叹了口气,眼神有些失落:“原本期待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被疫情打上暂停键了。”

陆霁拍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不过,我们能做的,就是配合防控,保护自己和他人。毕竟,我们这两个人,哪怕力量微薄,却也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丝温暖。”

这时,手机“咚咚”地响起,屏幕上跳出的微信消息成了他们情绪的一剂解药。

【辅导员】:各位同学请注意,近期全国高校均延期开学,线上教学开始试运行。

【陆霁】:看来,我们只能在家开‘网课大会’了。

【林亦尧】:对啊,坐在家里也能毕业,至少不用为体育课流汗。

【辅导员】:请大家保持良好的作息,按时参加课程。

【陆霁】:请问,这网课有能量饮料赞助吗?

【林亦尧】:我这‘秘制姜茶’,保你熬夜不困!

这段轻松幽默的对话,让紧绷的情绪稍有松动,仿佛在告诉他们:即使前路坎坷,笑声依旧可以为彼此拂去阴霾。

傍晚时分,电视里传来简明扼要的新闻播报:“各大高校春季学期将全部延期,并采取线上教学措施……”陆霁和林亦尧对视一笑,面对这样的消息,大家的语气多是淡定与无奈交织。

陆霁皱起眉头,轻声评论:“安全第一,总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林亦尧则在群聊里纷纷调侃:“看来我们这群00后,是要靠网速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了。”

他随即发出一张GIF图,立刻引来群内一片哄笑,仿佛这微信聊天记录也在给他们加油打气。

隔绝了校园喧嚣,在线上课堂的世界里,他们依旧时刻保持着一种紧绷的学习状态。每当电脑屏幕上弹出“上课啦”的通知,两人便争先恐后地戴上耳机、开麦互动。陆霁在房间的一角,手握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教授的每一句讲解;而林亦尧则时不时偷偷瞄一眼手机,却在看到新闻数字飙升时轻声叹息:“霁霁,你看这病例数字,又涨了一波……”

陆霁放下笔,望着林亦尧,那眼神中既有对数据的思索,也有对朋友忧虑的关切:“别太累,该休息时也得休息。别让在线作业把你累垮了。”

两人偶尔会暂停课程,互相发表些评论,仿佛这一刻,知识与幽默搭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孤独的居家学习也能闪出些温暖的火花。

一天的学习过后,陆霁显得有些疲惫,揉了揉眼睛,对林亦尧说:“亦尧,我今天有点累了,想去前院透透气。”

走进院子,几位警卫早已站在门口迎接。看到陆霁,他们立刻报以熟稔的微笑和问候。

“一会儿来练几招吧,放松放松。”一名警卫笑呵呵地打趣道。陆霁爽朗地答应,随即迅速换上运动装,踏上那片略显空旷的小院。

一场别开生面的“格斗课堂”在寒风中上演。警卫们一边示范着标准的防守步伐,一边不断调侃:“小陆,你这姿势可得放松点,别学得跟木偶似的!”

陆霁边调整步伐,边随着警卫们的节拍练习起避击、反击的动作。他挥汗如雨,却时不时爆出一句:“哈哈,我这动作要是上直播,包你火遍全网!”

几位警卫也用略带夸张的语调回应:“直播?你得先把这‘家传绝技’练成‘绝对火爆’,才能担得起主播的名号!”

在笑语中,陆霁找回了久违的轻松与活力;而警卫们也仿佛忘却了职责中的严肃,与这位曾经的小徒弟共享了一段难得的欢乐时光。

回到屋内,晚餐时间悄然而至。厨房里,陆霁正忙着调制新尝试的酱汁,锅铲与碗盘碰撞出的清脆声仿佛也在为这段艰难的日子奏响一曲轻快的序曲。

“霁霁,你这个‘全能王’,学习、武艺、烹饪、唱歌……你说,你哪里不好了?”正当陆霁专注于锅里的翻炒时,林亦尧从沙发上探过头来调侃道,语气里满是打趣与真诚。“感觉你这一出全能秀,活脱脱不给我们这种普通人留活路啊!”

陆霁转身,手里的调料瓶戏剧性地一晃,笑道:“别开玩笑了,亦尧。你要是觉得我在炫耀,那你就得更努力,否则怎么跟我平分这‘闪光点’?”

林亦尧假装害羞地低下头:“我哪能比得上你?我顶多就负责吃你的‘神仙料理’、看你表演多才多艺!”

两人在厨房里的打闹和调侃,带着浓浓的暖意,把这寒冷冬夜点缀得不再单调。就在这时,陆霁忽然凑到林亦尧耳边,低声说道:“说真的,亦尧,你那些幽默感和社交能力,才是最闪亮的。不管你学啥,你就是我的不离不弃的队友。”

林亦尧眼睛一红,笑得半晌才回过神来:“好啦,不要再夸了,不然我就要害羞得直接变成番茄了!”

夜深人静时,窗外依旧寒风凛冽,而屋里那盏温黄的小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他们相互依偎着,聊着未来可能重返校园时的种种美好憧憬:“霁霁,等这场风暴过后,咱们一定要去校园好好走一圈,看看那被我们遗忘的曾经和迎来的未来。”

陆霁眼中闪过坚定光芒:“无论未来多么不可预测,有你在,我就觉得前路总会有光。”

林亦尧也紧紧握住陆霁的手,回应着:“这段日子虽苦,但因为有你的陪伴,再难也能变得温暖而充满希望。”

从街头的防疫采购、电视里不断刷新的新闻,到线上课堂的静谧与喧哗,从前院挥汗如雨的格斗训练到厨房里的嬉笑调侃,陆霁和林亦尧用自己的方式抗衡着疫情带来的沉重。他们在彼此的呵护中,找到了那份不可替代的温暖,也在不断的对话与互动中,相互激励着,一步步迈过这段不平凡的冬天。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疫情固然无情,但人心有情;风雪固然凛冽,但笑语永存。陆霁和林亦尧,相互搀扶,携手共进,用他们特有的幽默与坚定,为彼此撑起了一个不让外界寒意侵袭的温暖天地。

2020年3月初,经过漫长而焦灼的抗疫日子,全国疫情增速终于像吃饱了饭的小猫一样,慢慢撒起娇来。病毒依然挂在身上,但社会各界的小宇宙都被点燃,局势开始有了转机。各地城市虽然一边温柔地重启日常生活,一边依然警惕得像在拍恐怖片,却也让人看到了点希望。学校的网课依旧火热,而陆霁和林亦尧这对“宅家双雄”,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数字学习生活”。虽然生活节奏略显单调,宛如无聊连续剧的每日更新,但两人凭着对未来的坚定信仰,仍然笑面迎敌。

每天早晨,他们的“开场白”都从体温测量开始,“叮——”一声电子响,仿佛在向整日紧张的生活报平安。陆霁一边拿着测温枪,一边自言自语:“嗯,体温正常,今天可以允许偷个懒。”林亦尧在旁打趣:“懒得起床还敢说正常吗?我连温度都要和微信聊天记录比,比比谁的数据靠谱。”说着,两人相视一笑,仿佛隔着那无形的数值障碍,依旧能读懂彼此的幽默密码。

正当这“宅家学习”的剧集进行时,疫情数据的好转也给了两人一些“偷闲”的理由。某个寻常又特别的清晨,林亦尧推开陆霁房门,故作神秘地笑着,“霁霁,今儿个咱们出去遛个弯如何?公园里说不定还能捡到春天的彩蛋!”陆霁放下手里的课本,半眯着眼:“行行行,就让疫情给我们留个后门,跑到外面溜达溜达,换换心情。这年头,就连空气也得戴口罩!”

两人简单整理了一下,熟练地戴上口罩、拿上水瓶,就像两位训练有素的间谍,踏出门去。北京初春的清晨,阳光像极了偷偷摸摸的暖男,透过云层散下几缕温柔,但冰冷的空气还是不忘提醒:“别以为我已经软化,冷意还是在!”在公园那条宁静的小径上,他们并肩而行,偶遇散步的老人们轻声闲聊,偶尔还听到“唰——”的自行车铃声,为这寂静添了几分生活趣味。林亦尧指着那些刚冒出嫩芽的树枝叹气:“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真实的春天了,我甚至怀疑春天是不是也在隔离,怕热闹。”陆霁则慢慢点头,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惆怅:“是啊,春天虽然安静,但也让人醒悟:健康和平静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走着走着,林亦尧时不时拿出手机,对着最新疫情数据发起微信调侃:“霁霁,你快看看,今天确诊病例零零散散,感觉疫情都要罢工了!”他故意调出一段搞笑的微信聊天界面,显示出他与朋友圈里某位“专家”的对话:

【林亦尧】:疫情好转了!

【专家大大】:你确定?这数据还能骗得过我这双火眼金睛?

【林亦尧】:当然,放心,我们随时准备去公园找春天!

两人的微信消息仿佛成了调侃生活的解药,让原本紧张的空气中添了几分轻松笑料。陆霁凑过去瞥了屏幕一眼,笑着摇头:“数据固然给力,但咱们防护还是不能马虎。体温测、核酸测,每天必须上线,就像打游戏必须签到一样。”

一路闲聊,公园角落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一张长椅、几个松软的落叶、偶尔窜过的狗狗和远处几声鸟鸣构成了绝佳的拍档。林亦尧望着这复苏的景象,笑出声来:“霁霁,我几乎能听见春天的脚步——它走路都轻盈得像个被隔离的孩子,不敢吵醒别人。”陆霁也衷心附和:“确实,走在这样的路上,哪怕世界充满隔阂,也能让人心生暖意。”

回到家中,夜幕低垂时分,灯光柔得仿佛豆花。他们的客厅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音乐气息。陆霁突然在书房翻找音乐的时候,心血来潮找出一首梁铭琛的《隔离区》,然后调侃道:“亦尧,你听说过这首歌吗?隔离区里唱的,绝对对我们的生活感同身受。”林亦尧一脸疑惑地抬眼,“隔离区?听起来是不是挺凄美,我怎么觉得正适合咱们这种‘宅家闷’的节奏?”

陆霁将手机连接到蓝牙音响,一阵柔和低沉的旋律随即荡漾开来。他们一边听着歌,一边开起了微信语音聊天,林亦尧模仿着歌中情调,戏谑地说:“听着听着,感觉身边就多了个看不见的‘隔离墙’哦。”

陆霁轻轻摇头,温柔道:“虽然隔离了现实,心却没有,所以就算有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的对话和歌声融为一体,带着几分寂寞、几分希望,仿佛在告白:尽管前路崎岖,只要彼此相伴,就足矣。

时间在歌声中流转,直到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生活渐渐拉开了正常的序幕。线上课程依旧每日上演,但空闲的时光让两人有了更多的公益小心思。他们决定为街坊邻居送去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情。某个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斑驳洒落,陆霁正在翻找笔记本,突然听到窗外传来林亦尧那熟悉的声音,“霁霁,今天去给街坊们采购点东西如何?别光盯着网课,咱也得动动手脚。”

陆霁放下笔记本,微微点头,笑着说道:“对啊,帮张大妈买菜、送水果回去,总得让生活多点温度。”话音未落,微信又嘀咕起消息——这次竟是一条爆笑群聊记录。群里一个性格夸张的邻居发来:“最新消息:大妈家蔬菜短缺,特供陆霁和亦尧同学紧急支援!”顿时,整个微信群笑翻。两人相视一笑,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