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实站在政法大学的校门口,内心有些幻灭。
八月下旬,她带着为数不多的行李和钱,拿着证件和录取通知书前往北京。一出火车站,她拦了辆出租车,说要去昌平。
师傅直接就说:“姑娘,你怎么才刚进京就又要出京啊?”
出租车从火车站一路开到五环外,时不时就要堵堵车,一路边走边停。彻底出了五环后,路上倒是不堵车了,但是向窗外看去也荒凉了许多。又走了不知道多久,走过一个转盘道,出租车才终于驶进昌平。
进了昌平,李秋实的心开始缓缓下沉。看车窗外的建筑,感觉还不如她高中时所在的城市。
“昌平……就这样啊?”她在惊讶中脱口而出。
曾经她来北京时并没有住在昌平。最先是在沙河租房,然后搬到市区租房,后来又是在通州买的小房子,谁知道比五环外还偏的昌平居然是这样。
“是啊,就这样,所以才说您是出京嘛。”
司机师傅说着,政法大学便到了,从火车站到目的地足足花了三个小时,上午出站下午到学校,李秋实连午饭都没吃上。
李秋实付款下车后拎着行李去报道。报道结束,进了宿舍,行李全都收拾好又在学校里大概看了一圈后,李秋实有点想找根绳子在树上吊死了。
堂堂京内211,竟然和她的高中差不多大,教学楼没有高中新,宿舍也比高中旧,还没有独立卫生间,唯一一点比高中强的就是本硕连读学生住的是上床下桌四人寝。
经过了几辈子任务人生、过了太久好日子的李秋实表示有点受不了。
但是,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政法大学晚饭开饭时间比较早,李秋实进入食堂时刚刚五点,里面就已经有了不少学生。因为累了快一天,终于又没吃饭,李秋实打算晚上吃点好的,在一食堂一层逛了一圈后点了一碗油泼面。油泼面香而不辣,量不是很多,但胜在便宜。
总体而言,政法大学食堂的伙食还是要强于高中,虽然不多,而且价格比高中食堂略贵,但是大学五年只吃这些的话,李秋实还是觉得有点胃疼。
可惜贫弱的经济实力不允许她经常出校打牙祭。
直到晚上她忍着澡堂地面的泥泞洗了澡,又在还没有保洁阿姨打扫的洗漱间洗漱完毕后,才爬到床上,在辗转反侧中入眠。
之后一个多月,李秋实通过面试进入法律援助社团,成功申报贫困生助学贷款和贫困生补助金,拿到学校勤工俭学岗工作,然后在军训基地完成军训。眼见着大学生活步入正轨,李秋实也开始准备一件三年多来每时每刻都想做的事情——改名。
李秋实站在松园派出所门口,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带来的文书证件后,推门走进去。
“您好,我要改名。”
大学生改名要准备的材料不算少,但也不算多。由于李秋实已经成年,她不需要监护人提出申请,只需要提交所在学校的准予变更声明。
这不难,政法大学的行政老师看到她的名字后就光速同意了。
李秋实将改名申请交给松园派出所的值班民警,申请很快通过盖章,随后她打车去了昌平区公安局。
在昌平区公安局,她将盖章的改名申请、政法大学的准予变更声明,以及身份证和户口本自己这一页交给负责处理改名事宜的民警。
民警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
“材料都齐了,”她告诉李秋实,“你等七到十四个工作日,出结果后如果通过审批,就可以正式改名。”
十个工作日后,李秋实的改名申请被审批通过。上一次,她在考过司法考试后才申请改名,如今,生于秋天的她又一次在银杏叶飘落满地的时节成为了李秋实。
至此,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
政法大学的期末月是很难熬的。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自习室,很多学生只能在教学楼的走廊和阶梯教室的大厅中复习,李秋实也是其中的一员。没课的时候,她在阶梯教室门卫室借一把凳子,坐在窗边,一看复习资料就能看半天。
刷夜也是政法大学学生期末月的一个经常性行为。愿意花点生活费的学生们去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点份吃的或者喝的,借着门店二十四小时经营的便利通宵学习一晚上。不愿意出校的学生们也可以在洗漱间通宵复习,洗漱间整晚都亮灯。在课程压力重的学期里,学生多次刷夜也很正常。
李秋实自然也成了刷夜大军中的一员。
在紧锣密鼓的复习中,期末考试到来。紧张刺激的考试周结束后,紧随而至的便是寒假。
此时张明星已经出狱,不出所料,他出狱后就在寻找李秋实,听说她考到政法大学后才有所收敛。
“你这个假期还打算回来吗?”周姐担忧地询问李秋实。
“不了,我在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前应该都不会回来了,”李秋实也担心回去后又被张明星和李家人找上,“我在这边找到了家教的工作,假期就留在学校了。”
虽然假期的学校食堂窗口少,但是总比重新被那些人缠上好。
“好,”听到李秋实已经安排好,周姐也舒了口气,“你不回来我就放心了。”
寒假期间,张明星确实带着他那个被开除公职的表哥在火车站蹲点,可惜李秋实根本不回来,蹲也白蹲。
大一下学期,李秋实继续在勤工俭学岗工作,学习之余拿满了实践时长。学期尾声,她成为了社团的新一任部长。暑假同上个寒假一样,她依然在北京做家教,也还是住在校内。
大二开学后,李秋实凭借优秀的绩点成绩获得了奖学金,曾经拮据的经济条件开始有所改善。大二寒假她完成了社会实习,此后她没有再打工,而是开始预习大二下学期的课程,为了六门专业必修课做准备。大二下学期结束后,李秋实结束了社团工作,在放假后找到一家律所当实习生。此后她学期中在校内勤工俭学,假期在律所当实习生,每个新学年也都有奖学金进账。
大四时,李秋实报名参加江平奖学金的考试。几次筛选中,李秋实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奖学金。在颁奖典礼上,她一身正装,从老师手里接过了奖状,在自己的简历上又填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五开始,李秋实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本硕连读是专硕,但是胜在年份短,相应花销也少,李秋实当初报这个专业时也是舍弃了一些分数。这一学年上学期,她成功通过了法考。
五年大学生活结束后,李秋实获得了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和法律硕士的学位,并且凭借着优秀的履历进入红圈律所工作。
这一次,李秋实不用像曾经那样刚进京时租住在沙河的小产权房,她选择了一处五环附近靠近地铁站的小区,租了一个小开间,虽然通勤时间依然不短,但条件无疑提升了不少。从此她一边开始实习律师生涯,一边还助学贷款。
这个冬天,在新一年的春节假期期间,她终于回到了阔别五年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