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永乐公主的及笄礼
“那你可知,就在今日,圣上为永乐公主择选了驸马。圣上看上了闽西候的孙子,当朝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新源的儿子苏忘寒。我想的是,第一世与第二世中,皇上也应当为公主选了他人做驸马。可是公主是怎样做到嫁给张歧川的呢?你可否好好再想想!”
听言,楚淑儿歪着头想了想,半晌,她终于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第二世时,我去看你的时候好像听你提起过。公主本该另嫁他人,可是她绝食加禁足,逼得圣上改变了主意!”
果然,永乐公主的反抗有作用。青玊知道了这点,心下稍安。
楚淑儿还要拉着青玊跟青玊说她与杨胤远杨大人之间的故事。青玊回说:“改日再说,改日改日。等我稍得空了,便听你来说你与杨大人之间的故事。”
青玊说要便起身告辞。“你也赶紧回尚服局,不要教姑姑等得太久。”
青玊回到了延秀宫,公主已经从暖阁移步道寝阁了。但是永乐公主还是不让一人跟在她跟前。
雨岫早早地去了延承宫与延寿宫禀报给了圣上与皇后娘娘。
圣上与皇后娘娘都派了内侍前来规劝公主。可公主将自己锁在寝阁内,谁也不见。
有一部分内侍与宫娥侯在了公主寝阁外,随时候着公主命令。有一部分内侍与宫娥则在偏殿暖阁内收拾被公主打砸后的凌乱房间。
青玊知道结局,心下甚宽。于是走到偏殿暖阁中,帮着众人收拾。
她走进去,拾掇起被摔倒的椅子,正要给它摆正,椅子脚却踩到了什么,放不平整。
青玊蹲下身一看,是椅子脚踩着了一片碎瓷片。青玊轻轻小心地拈起来。却看到了一块烧着了的大窟窿。
这让她忆起了和齐王殿下之间的往事,她不小心打翻了手炉,烧着了地毯,燃了一片窟窿。
然而就在她的手拿起这块小瓷片时,看见瓷片下面的玉兰花白色的花瓣上,有一摊陈旧的暗红色血迹。
这片血迹就在这个小窟窿旁边。
地毯是红色的,玉兰花是白色的。白色的玉兰花瓣上落了红色的血,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这血色有些发黑,明显不是今天才滴落上去的。
“我来吧,别用手拈!小心割破手!”
这时一个粗使的小丫鬟拿来了畚箕和扫帚。“姑娘,这里我来就可以了。”
青玊这才退出了暖阁。
这血迹是谁留下的呢?
青玊走到公主寝阁外,看见雨岫侯在那里,便问道:“公主今日可曾受伤?往日可曾受伤?”
“受伤?”雨岫稍一思索,“公主虽然打砸了好一会儿,但似乎并没有受伤!为何有此一问?你这般说,我倒不放心公主了,我一定要进寝阁瞧瞧才行!”
“等一下!”青玊抓住了雨岫的胳膊。从那摊已经发黑的血迹来看,确实不像是今天才沾染上去的。“我只是随口问问。我发现暖阁地毯上那个被烧的小窟窿旁边有一摊血迹,我怕是公主留下的,所以问问!”
“地毯上的小窟窿是你和齐王殿下单独会面后留下的。小窟窿旁边玉兰花瓣上的那摊血迹也是你和齐王殿下会见之后便即有的!”
什么?青玊脑子里嗡嗡地。
“不是你就是齐王殿下留下的。不过我不能确定是不是血迹!”雨岫拍着胸口说道:“就为了那一滩东西?你吓我一跳。不是公主留下的!”
青玊心想,她对公主还真是忠心!
“你确定?”
“我当然确定!我比你早进宫三年,这延秀宫的事,桩桩件件我都清楚,问我就对了!”
既然公主没有受伤,那也就无妨了。青玊道:“你晚上会守在这儿吗?”
“会!我已经吩咐下去了,一切安排照旧。该当值的当值,该休息的休息!”
“这大冷天的在外面候一晚上可别冻坏了!”
“明日是公主生辰,你好歹早点起准备给公主梳妆!”
青玊心想,明日的生辰和及笄礼只怕是办不成了。梳妆也不需要了!
“明日事明日再说!”青玊说完便撤了。她回了自己房间。躺下去还在想那一滩血迹。到底是怎么弄上去的呢?
想着想着睡着了。
直睡到日上三竿,青玊这才悠悠转醒。
青玊洗漱后来到永乐公主寝阁外,早有尚服局、尚仪局、尚食局的一众女官捧着一应用具侯在公主寝阁外。
却听公主在寝阁内说:“我今日绝食且禁足,你们都回吧!我不过生辰,也不办及笄礼了!”
雨岫差人将公主原话禀报给圣上和皇后娘娘!
不一会儿,皇后娘娘御驾到了。她下了车辇,忧心忡忡地走到永乐公主寝阁前。
“推门!”皇后命道!
皇后娘娘的内侍长上前去推门,可是门从里面锁上了,哪里推得动。
雨岫忙道:“从昨日下午申时左右到现在就没吃过东西,将自己锁在房间内不出来。”
皇后娘娘数落雨岫和青玊道:“你们糊涂,你们要贴身守候她,怎能退出来?”
“皇后娘娘教训得是——现下是否要撞门进去?”雨岫问道。她是真担心永乐公主!
“皇上现在何处?”
“在梁园!”雨岫小声道。“婢子差人去请圣上了,圣上在……”圣上在听戏所以没有来。这话虽说没有说出口,但是大家都知道圣上在听戏了。
皇后娘娘无不伤心地说:“我亲自去请!你们好生在这里候着!万一公主想通了,你们先喂公主吃点东西,再给她梳妆打扮!”
皇后娘娘火急火燎赶到梁园,抬眼便见一众朝臣众星拱月一般伴着圣上正在看戏。圣上左手边坐着赵王,右手边坐着齐王,再往右是苏清源,苏清源的右手边坐着一个弱冠小子,想来是皇上选定的驸马人选苏新源的独子苏忘寒。
皇后娘娘环视一周,并未看见张歧川张大人。
她心焦地说道:“停停!别唱了,都退下吧!”
刘艺等在台上唱戏的几未伶官便停了下来,退到了后台。
“皇后这是为何?”
“今日是永乐公主的生辰,可是公主自己将关在寝阁不出来,不吃也不喝!”
皇上岁知道此事,但两位皇子和诸臣都是头一次听说。
皇上从鼻子里清哼一声:“小孩子闹脾气,就随她去。看她能闹到几时?”
“父皇,儿臣还是去瞧瞧妹子的好!”赵王殿下很是担心,于是如是说。
“不许去!谁都不许去!叫各局的女官都退了!她既然不想过这生辰,就不过了!”圣上的肚子里也轴着一股气,因为永乐公主不听他的,且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现在就是看谁沉不住气,看谁先屈服。圣上不仅不许人去瞧她,他觉得所有人都
去了,公主就越发得味了。
皇后娘娘没想到圣上这般无情。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儿。
“他人倘可以不去,但圣上请准许小可我去探望探望公主。”
皇后娘娘转眸一看,说话的人正是苏新源的儿子苏忘寒。
“准!”
圣上说完,又自坐了下来。“都唱起来!该怎么唱怎么唱!”
刘艺踩着圆场步又上到台上来,好戏又开始了。
皇后娘娘看了一眼,忍着嘴里千言万语走了。苏忘寒跟在娘娘身后。
没想到赵王殿下井思危倒跟了过来。
其他人等因为皇上发话了都乖乖不敢忤逆圣上。
一行人乘坐步辇来到公主延秀宫寝阁。只见公主绣阁外围着的人越来越多。
众人都给皇后娘娘一行人让出一条道来。
赵王殿下井思危环视一周,看见了青玊,便走到青玊跟前,问永乐公主详细。青玊拈重点告诉了井思危。
“弦诗,你出来吧!你再不出来,我就叫人来拆门了!”皇后娘娘喊话公主!
公主殿下有心逼父皇就范。哪里能这么轻易出来,哪里想不到皇后娘娘会派人拆门。她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于是弦诗公主走到窗前,推开窗子的一格。
众人讶然,因为他们都看见永乐公主手中一只钗,且用着尖锐的一头抵着自己雪白的脖颈。
“弦诗,你,你别做傻事!”皇后娘娘惊惶地呼喊道!
公主第一眼就看到了苏忘寒。他头上戴着枣色笠子帽,穿墨绿色对襟半袖儒衫,脚上一双灰色粗藏粘长靴。他精心装扮过了,比平日更觉标致,行动时有香风拂拂,静处时有天纵之资。公主瞧见他也是人物齐整,但比起张歧川来,也还是差了三四番的。谁也比不上她的张歧川。
“你们敢进来,敢拆屋门,我就血溅当场!”公主冷冷道。因哭了近一个晚上,此刻她的妆容花了,发髻也凌乱了。但是她的眼神却坚毅无比,
苏忘寒也没有想到第一次见公主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现场一片混乱,身边都是主子内侍宫娥劝慰公主的声音,自己反倒说不上话!
“你别来了,先退下吧!”
赵王殿下对苏忘寒说。
苏忘寒在这里帮不上忙,反而容易激怒公主殿下。他也只能退下。
“弦诗,弦诗!为娘再给你想办法!你别做傻事,你别做傻事啊!”皇后娘娘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刚说完,惊厥过去!
倒吓坏了娘娘身边伺候的人。永乐公主这招没有威胁到圣上,但到底威胁到了皇后娘娘。
现场能主持大局的就剩下赵王殿下井思危了。他命人将娘娘抬到偏殿暖阁里,又请来太医署的太医给娘娘瞧病。
赵王殿下想到了一个两全之法。
“弦诗,哥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你看可行不可行!你若觉得可行,我就去寻父皇说道说道。请父皇也同意这个办法。”
“哥哥请说!”
要说永乐公主的隐晦之事,赵王殿下到底贴心,先呵退了众人。“都退下,只留王赞、青玊、雨岫、蒲青言四人!”
众人依言都退下了。
“你先别激动,弦诗!我说了!你想嫁张歧川张大人,父皇却有他自己的安排。不若你们两人各退一步!让张歧川张大人与苏忘寒苏世子二人比试比试,文武皆比。谁赢了你嫁给谁,且不得后悔!你若同意哥哥的提议,哥哥就想办法跟父皇去开这个口。”
弦诗听到了这个建议,思想稍稍有所松动。
她再坚持下去,也很难撼动父皇那颗铁石心肠的心。这个建议还算不错,她相信张歧川,只要他火力全开,绝对能赢得过那个姓苏的毛头小子。不对不对,公主转念一想,只要买通了裁判,张歧川必赢无疑。
“那谁当裁判?”永乐公主关切地问。
“朕,皇后、你的两位哥哥还有你——可以别闹了吗?太不像话了!”圣上也来了。他走到墙后面便听到了赵王殿下的建议。他停下脚步听了一耳朵。此刻他也同意赵王井思危的建议。他想的是,只要他开金口,找张歧川谈一次,他必定赢不了。
永乐公主看见父皇也同意,心下稍宽,面露喜色,这下好了,她至少有九成胜算。赵王殿下她拿不准,但是母后和齐王殿下都可以站在自己这一边。只要她好好买通裁判,哪有不赢的道理。
赵王殿下有点死脑筋,他认死理且又颇公正!
“你的钗可以放下来了吗?你还要不要嫁人?你的及笄礼还要不要办?还要闹多久?”圣上厉声质问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不可以变哦!”永乐公主慌张放下手中威胁众人的钗。拢了拢凌乱的发,打开了门栓,放众人进来。
青玊拿掉了公主头上的满头珠钗。又将她绾起的发解散,轻轻梳着。
接着尚仪局的女官来给公主梳妆绾发。
永乐公主要换衣了,圣上和赵王殿下等男士皆屏退。
尚服局给公主换上素色的中衣,外套端庄的深衣,缁布衣上镶着朱红的锦边。
青玊的化妆技艺是极好的,是以还是由青玊来给公主殿下上装。
青玊给永乐公主上了个国泰民安装。既端庄大气,又贴合这及笄礼的庄严场合。
太医给皇后施了针灸后,皇后娘娘此刻也悠悠转醒。一行人来到太庙。
圣上、皇后娘娘、两位殿下、永乐公主先是拜祭了祖先。
然后由皇后娘娘在太庙前殿的丹墀前给公主先后戴了三股钗。
这礼就算成了。